在线共学平台设计与营销之研究

##plugins.themes.bootstrap3.article.main##

Tsu-yeh Fan
Pin-Xun Li
Jiong-Hao Huang
Yu-Pei Hung
Pei -Hsin Lai

摘要

近年来因为数字科技装置的普及,使得实施远距教学的成本与门坎降低。但是虽然硬件的
建置费用降低了,然而针对专属性的数字学习,数字内容的提供者与接收者仍苦无有一个平台
能进行媒合。有鉴于上述现象,本研究尝试打造一个以大学教育为主的在线共学平台-「学无
止尽」,提供一个大学生方便且实时的讨论平台,并且在平台上打造优质的实作教学流程进行
搭配。本平台以实作课程作为教学主题,期望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
进行实作学习,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同步式的共学互动。「学无止尽」希望能塑造一个以「教
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共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

##plugins.themes.bootstrap3.article.details##

栏目
文章

参考

陈年兴、林甘敏(2010)。网络学习之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效分析。信息管理学报,8(2),121-133。https://doi.org/10.6382/JIM.200201.0121

陈明溥、庄良宝、林育圣(2002)。建构式网络学习活动成效之探讨。数字学习科技期刊,4(2),23-37。http://lawdata.com.tw/tw/detail.aspx?no=41352

陈伟泓(2020)。 后 疫 情 时 代 , 如 何 有 效 学 习 ? 。点教育,2(2),1-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P20200409001-202012-202101180014-202101180014-1-3

陈麒、高台茜(2019)。翻转教学应用于偏乡网络课辅小学高年级数学之成效。当代教育研究季刊,27(2)期,1-37。https://doi.org/10.6151/CERQ.201906_27(2).0001

戴弘政、苏秀妹(2019)。探究过程导向式教学法应用于在线学习平台对大专护理学生学习英语写作成效与满意度之研究。长庚人文社会学报,12(1),1-54。https://doi.org/10.30114/CGJHSS

邓文渊(2016)。手机应用程序设计超简单-App Inventor 2数据库专题特训班(第二版)。碁峰信息。

杜瑞泽、邱淑萍、庄立文、朱维政(2013)。远距教学之在线学习成效影响因子之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学报,3(4),157-166。https://doi.org/10.6639/JCCIR.201312_3(4).0004

欧阳誾、尹玫君、张珏菁(2007)。从理论到实作-谈职前教师信息科技融入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其实施成效。课程与教学季刊,10(1),97-110。 https://doi.org/10.6384/CIQ.200701.0097

顾大维(2005)。从数字教学平台使用的迷思,看教学设计在数字学习应扮演的角色。教育研究月刊,131,118-126。http://ericdata.com/tw/detail.aspx?no=47380

何青蓉(2021)。社群媒体在成人教学上的应用初探。科技博物,25(1),5-25。https://doi.org/10.6432/TMR

黄国祯、苏俊铭、陈年兴(2012)。数位学习导论与实务。博硕文化。

教育部(2001)。专科以上学校实施远距教学作业规范。全国法规数据库。

赖膺守、张原豪、刘明宗、游宝达(2008)。支持知识建立之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及其实施成效。课程与教学季刊,11(1),1-19。https://doi.org/10.6384/CIQ.200801.0001

李忠谋、邱琼芳(1999)。远距教学环境:支持系统的发展与评估。科学教育学刊,79(1),49-69。https://doi.org/10.6173/CJSE.1999.0701.05

李青蓉(2000)。建立成人网络学习之学习模式。八九学年教育部异步网络课程建置中心研究计划成果发表会,国立台湾大学。

林甘敏、陈年兴(2002)。网络大学学习问题探讨。信息管理研究,2(4),65-85。https://doi.org/10.6188/JEB.2002.4(2).03

林治强(2002)。以最佳情境落实信息融入教学。师友月刊,423,21-24。https://doi.org/10.6437/EM.200209.0021

林振兴(2016)。 华 语 师 资 培 育 与 远 距 教 学 。华文世界,117,122-12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170855-201606-201610050029-201610050029-122-123

林菁(2018)。小学探究式信息素养融入课程之研究:理论与实践。教育数据与图书馆学,55(2),103-137。https://doi.org/10.6120/JoEMLS.201807_55(2).0004.RS.CM

林雯玉(2019)。共学,共好。师友双月刊,616,39-42。 https://doi.org/10.6437/TEB.201910_(616).0007

林翠云 (2013)。华语远距教学实务与模块化教材设计。中原华语文学报,11,1-33。https://doi.org/10.30107/CYJTCSL

刘仲矩、林宛儒(2015)。企业员工数字学习文化认知类型之研究。数位学习科技期刊,7(3),83-104。

刘明洲、蔡蕙芳、陈立辉(2007)。网络学习历程中的解题思考活动研究。因特网技术学刊,8(2),179-183。https://jit.ndhu.edu.tw/article/view/359

岳修平(1999)。网路教学于学校教育之应用。课程与教学,2(4),61-76+148。https://doi.org/10.6384/CIQ.199910.0061

邱恩琦、潘瑷琬(2009)。应用远距学习于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之文献回顾。医学教育,13(3),141-153。https://doi.org/10.6145/jme.200909_13(3).0001

苏谖(2001)。网络环境中的咨讯行为-理论与模式的讨论。国家图书馆期刊,90(2),163-180。

王梅玲、张艾琦(2019)。数字学习硕士在职专班研究生在线学习、图书馆使用与学生自 评 学 习 成 效 之 研 究 。图 书 馆 学 与 信 息 科 学 ,45(1),36-64。https://jlis.glis.ntnu.edu.tw/ojs/index.php/jlis/article/view/749

王千幸(2003)。以「网络同侪教学」建构「网络学习社群」之行动研究。师大学报:科学教育类,48(1),119-142。https://doi.org/10.6300/JNTNU.2003.48(1).06

魏丽敏、黄德祥(2001)。国中与高中学生家庭环境、学习投入状况与自我调节学习及成 就 之 研 究 。中 华 辅 导 学 报 ,10,63-118。https://doi.org/10.7082/CARGC.200109.0063

徐式宽(2018)。教育科技与教育实践间的差距及省思。清华教育学报,35(2),71-103。https://doi.org/10.6869/THJER.201812_35(2).0003

徐敏珠、杨建民(2006)。国高等教育之數位学习发展策略分析。教育学刊,26,191-214。https://doi.org/10.6450/ER.200606.0191

杨正宏(2008)。台湾高等教育数字学习现况与展望。数字学习科技期刊,1(1), 1-12。http://210.240.194.115/ntcudct_courses/multimediadesign/resources/7_web/10415/NIT104110_%E4%BD%95%E5%AE%9C%E6%B4%A5/01_%E6%95%B8%E4%BD%8D%E8%AB%96%E6%96%87/%E4%B8%AD%E6%96%87/week04_%E5%8F%B0%E7%81%A3%E9%AB%98%E7%AD%89%E6%95%99%E8%82%B2%E6%95%B8%E4%BD%8D%E5%AD%B8%E7%BF%92%E7%8F%BE%E6%B3%81%E8%88%87%E5%B1%95%E6%9C%9B.pdf

游佳萍、张玲星、黄冠男(2015)。以概念图方法探讨网络群组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中华民国信息管理学报,22(1),31-54。http://jim.johogo.com/pdf/2201/JIM-2201-02-fullpaper.pdf

游佳萍、郭峰渊(2005) 虚拟工作组发展过程之研究。信息管理学报,12(2),81-101。https://doi.org/10.6382/JIM.200504.0081

曾丝宜、林育玫、庄忆晴、吴茹蕙、李翔栋(2008)。数字学习系统设计原则之研究─以故宫e学园为例。图文传播艺术学报,5(1),211-224。 https://doi.org/10.29886/NTUADGCA.200805.0022郑明祥(2006)。澳洲高等教育数字学习对我国的启示。[硕士论文,暨南国际大学]。华艺。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20-2806200706340100

郑启川、赵满铃、洪敏莉(2015)。赢在企划专业的起跑点:TBSA商务企划能力进阶检定学习手册。前程文化。

庄淇铭(2010)。网络学习的优势及盲点。师友月刊,512,16-21。 https://doi.org/10.6437/EM.201002.0016

Aguilar, F. (1967). Scann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Macmillan.

Kotler, P.,& Keller, K. L.(2015). Marketing Management.Prentice Hall.

Porter, M. E. (1980).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Performance: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Free Press.

Weihrich, H. (1982). The SWOT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Long Range Planning, 15(2), 54-66.https://doi.org/10.1016/0024-6301(82)90120-0